鲜活的年轻生命,每一个人的心底都会被刻上深深的印痕,即使闭眼,脑海里也挥之不去每一张的虔诚脸庞,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。
    蒋薇也明白,尤晓莺的沉默其中意味着什么,她有些难受,艰涩地开口:“那我们、能帮他们做些什么?”
    即使再微薄的力量,只要存在就是一份希望。贫穷已经阻挡了太多求知若渴的年轻人,就如曾经的方远,还有和他一样蹉跎在求学路上的无数人。
    尤晓莺眼底一亮,她们能做的事有很多。尤晓莺不知道自己以后还会不会结婚生子,但她也曾为人母二十余年,她的孩子也有过今天见过的那些学生般的年纪,但亲眼见到、亲耳听见这些孩子的遭遇,内心一阵阵揪疼。
    他们早上四点起床等船摆渡去上学,吃着冷透了的剩饭或是馒头,在十一二岁的年纪就不得不辍学养家,或是下地干农活,或是外出务工……
    “你是记者,可以把自己亲眼所见的场景写成文字见报,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孩子的处境,让他们得到社会和地方政|府的关注!”
    “我只是个实习记者,还没有上报的资格。”蒋薇有气无力地强调道。
    “这也差不多啦,只要我们多尽一份力总有一些人能听到、看到他们的困难,伸出援助之手。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