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着家里有一人可以不用靠山靠水刨食,能进厂矿当工人、领皇粮。
再者就是关于迁坟,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,也为了“不让祖先泡在水里”,由地方和村民共同出资出力,将库区内低于现有水面一百米的坟墓,集体往明桥水库四周的高山上迁移。
当天中午就有一位代表自发地决定,将自己祖父的坟茔迁走。这人尤晓莺也认识,他是在库区小学教书的魏老师。
庄稼户很敬重读书人,魏老师选择第一个站出来也算起到了表率作用。
迁坟的日子是在某一天的清晨,没有事先看黄历、请风水先生择一个好地方,也没有多隆重的仪式,但很多人都去见证了明桥库区第一座坟墓的迁移,尤晓莺也在其列。
魏老师家的祖坟没有一块墓碑,只是个简单的黄土石堆。魏老师却显得特别郑重,在墓前拜了又拜,才在一旁的树枝上挂了一长串鞭炮,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,石土被一层层挖去,打开坟冢,魏老师亲自将祖父骨骸请入“简壳”(小型棺材)中。最后再给这个一米长、30厘米宽的长方形木匣罩上红布,由众人抬起,穿过山林湖面,走出即将淹没的水库库底,将简壳安葬到通往库区路上的最近的一座山上……
围观的人群散去后,魏老师面朝水库,孤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