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先例,每个子女结婚家里只出三千块的。这两年家里的条件确实要好得多,但对儿女讲究一碗水端平,大儿子二儿子现在和自己住在一个屋檐下,不能显得父母太厚此薄彼了,尤父当然是咬紧牙关不肯破例。楚月父母人很好说话,又有楚月居中调和,听尤家为小两口特意布置了新房,尤家提供住房嘛,他们家就出家具,爽快地答应家具家电的事情自己负责。这三千块钱就直接交给小两口自己花用。
    眼看着搬进新房的十六寸彩电、单缸洗衣机、电冰箱,还有一件件崭新的橡木家具……尤晓莺啧啧称奇,这辈子的三哥是上哪修来的福气,娶了金疙瘩回家呀!楚家的家底有多厚,从三嫂的嫁妆就可见一斑了,这样疼女儿的人家可不多见。
    这时候国庆是有三天假的,第一天县城里各个机关单位都会组织相应的庆典活动,所以婚宴定在了国庆的第二天。三哥也算机关职工,所以托了点人脉,在县招待所的大食堂里摆了十来桌酒席,请了双方的亲朋好友到场。
    当天最有年代特色的就属迎亲的车队了。三哥交友广泛,原本他和自己那群好哥们商量着骑着摩托车去接新娘子,在县城里飚一圈制定威风得厉害,多少年后回想起来还是个谈资。不过这个提议遭到了双方家长的一直镇压,最后尤晓莺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