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门第的匹配,稍微穷苦一点的人家让小孩儿学认字,拿个树枝让他们在地上比划也就罢了,定然不会让他们直接写在纸上的。
因为天气热,大伙也没法在户外认字,村民们听说此事,便搭了个棚子,上头封顶,遮挡日光,前面又有房屋挡着,顾香生就带着一帮老人小孩儿在棚子里学习。
就算以前没有当过老师先生,顾香生也做得不错,当然先要有足够得耐心,一笔一划让他们跟着写,然后一个个纠正,再给他们讲字的意思,结合造句,顺便将一些字词在典籍里的运用拎出来讲一讲,让他们理解更加深刻一些,就可以了。
至于学多少,会多少,那就要看每个人的领悟力和学习能力了。
顾香生提出,谁家有女孩也可以带过来读书认字,但来的却一个也没有。
乡下人家没有什么“男女七岁不同席”“要避嫌”之类的讲究,但他们却觉得女孩儿读再多书也没用,还不如在家帮忙多干点活计实在。
他们尊敬顾香生,是因为顾香生会治病,会教书,她在村民心目中已经超越了男女偏见的范畴。
但这跟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关系。
对此顾香生也无能为力,他们现在虽然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礼遇,但若想要强行去做一些不切实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