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的。
凌次辅和赵王一直是旗帜鲜明的保皇派,启元帝最铁杆的支持者,他们俩首先站出来,自然代表了一种态度,很明显的,初亲政的小皇帝需要百官们的表态。
古语有云:万事开头难。但俗语也说:有一就有二。还银归库是启元帝亲政后下的第一道圣旨,而执行这道旨意的是本应强烈反对的摄政王,这种微妙的局面,外加一些‘有心人’私下传播的小道消息,让朝中百官们都不由自主的展开了丰富的连想。
能当上官的,尤其还是京官的,都不缺心计,而有心计的人,都难免喜欢‘挖开表面看本质’,在凌次辅,赵王高调还银之后,百官们把自己关进小书房,点灯熬油的‘沉思’半宿,然后,表情微妙的带着自己思索出来的‘本质’,逐一展开了行动。
凌次辅和赵王还银后,京城诡异的呈现出了一片‘暴风雨前的宁静’,而随后的三,五天,便陆续有一些看似无背景且四面不靠的,但其实都是曾和启元帝‘相对泪眼’的庶族里的青年才俊,贵族里的浪子回头,勋爵里的各种二代们,开始小规矩的还银啦。
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,人家刚亲政的天下共主要他们表明立场,且目前一直掌权的摄政王也都表示了默认(摄政王:掀桌!!老子才没默认呢,老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