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两年前,启元帝十四岁时,韦惠之母登摄政王府大门,令韦惠行妻子之义,劝摄政王赶紧为皇帝大婚,然后还政与帝,井君臣相义’之千古佳话。一年前,袁福儿被封为皇后,韦家人愤而上书,痛骂摄政王‘乱臣贼子’有‘不义之心’。
甚至,在启元帝亲政之后,摄政王迟迟不肯自撤‘摄政’之名时,韦族长便悄悄的从族谱上把韦惠的名字划掉了。
启元帝是大燕国主,他已亲政,但摄政王却依然保持‘摄政’之名,此为何意?怕是路人皆知,韦家不能出一个‘判国乱臣’之人的妻子。
韦家人不愿意认摄政王这门亲,要不是当初韦族长重病在床,昏迷不醒,而韦惠她爹生性懦弱,没顶住摄政王的‘攻势’,自顾自的收了聘礼,韦家人宁可全体上吊,也不会把韦惠嫁成填房。
可嫁了都嫁了,韦家没有和离之妻,没有二嫁之女,哪怕摄政王‘霸权’连累的韦家清名受损,袁福儿的‘别样风情’让韦家女子被人逅病教养……
这些,全是小节,他们倒霉,认了。
可是,在当朝皇帝已经亲政,但韦家女人的丈夫还担着‘摄政’的名儿的时候……韦家人就不能认了啊!
这是要干嘛啊?要造,反吗?靠啊,这怎么行?造,反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