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赵策传见的陈、陆两位先生。
“先生”二字自然是尊称,这两位都比赵策年轻许多,赵策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,是因为他们是赵策的心腹智囊。准确的说,年纪稍长一些的陈先生是心腹,年纪轻些的陆先生是智囊。
赵策能屹立朝中不倒,不止因为他具有见风使舵的本事,更重要的是,他很擅长招揽能人,为他出谋划策。
“陈某在肃远侯身边多年,也未曾听闻他如此称赞过哪个人。陆弟,你的本事一定不小吧。”
这位陈姓人士名为陈原,自廿岁起就追随在肃远侯身边,如今已有十年了。他很会做人,八面玲珑,对赵策尽心尽力,也深得赵策信任。而这位名唤陆桓(huan,二声)的后生就不同了,他刚入赵府不久,完全称不上是心腹。
面对陈原的赞许,陆桓谦逊道,“陆某只是浅知星象罢了。”
“欸,你知道我不是指这点。方才在府内,先生一番言谈,候主似乎十分满意。”
陆桓沉默下来,他为赵策提出的建议其实十分简单,一则召其子赵子懿回朝任职,一则稳住其女赵宁在后宫的地位。召儿子回京,目的很简单,想让皇帝减轻对赵家的怀疑,就必须要让赵家的独子呆在皇帝身边。只要能让皇帝暂时打消疑虑,达到缓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