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 印象中,他还是沈编修时,就不以诗赋见长。何清沅身体还好时,有几次出席宴会时,看到他酬唱赠答的诗赋只不过平平,实在算不上文采风流。
当年他因为婚事被一些贵女讥笑,连这件事都不免被她们用来说笑。说是沈端砚早年生活太困顿,他整日想办法谋生就很艰难了,哪里有什么心思去琢磨这些风花雪月的富贵事呢。其实还是笑话他家贫,变着法地嘲讽他吊着婚事,是想沽名钓誉。
还有的人干脆说,他的文章不过普通平实,那年运气好,碰上一个考官好这一口,这才中了进士。殿试时不过因为相貌好,年纪又轻,合了隆庆帝的眼,这才取了一个好名次。这是对沈端砚能中探花这件事都要说成是运气了。
对这些说法,何清沅当年就不予置评,因为里面让人不自觉替她们羞愧的地方实在太多了。
她的思绪慢慢收了回来,还听见采菽和采芹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讲着。
采菽口才着实不错,把永定桥周边说得绘声绘色;采芹虽然没有采菽那一张巧嘴,但说起来花市附近的事情也头头是到。她们你一言我一语,一副十里长街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仿佛就在徐徐展开,听得让人心驰神往,恨不得与人一起把臂同游,去看看这太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