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身脏了吧唧的粗布衣服。骨瘦如柴的坐在墙头上,浑浊的眼里含着热泪。看着下面从小拉扯大的宝贝儿子。杨老太太满目的悲凉,要不是怕给儿子留下不好的名声,老太太真想一包老鼠药下去,直接找老爷子去。
杨老爷子在世的时候,家里条件不错。因为,杨老爷子闲不住,天天不是上山打猎,就是砍柴。总能到镇上换一些钱l回来。杨老太太也去给大户人家做点零活什么的。家里倒也存了一些积蓄。时常的还能贴补一下儿女。几个孩子觉得父母有钱,一个比一个孝顺。都指着二老百年以后,能分点好处。
可是自从杨老爷子从山下摔下来之后,就一病不起了。整整在床上躺了两年,从古至今,都是有什么?别有病,没什么?别没钱,绝对是硬道理。刚开始儿女们对老两口还好。
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,这时间一长,一个个的就露出了真面目。杨老爷子一病,差不多花光了家里的全都积蓄。又加上杨老爷子去逝时,办丧事又花了一笔钱。
主要是农村有一个习俗,红白喜事,都要请戏班子来凑热闹,就跟唱堂会差不多。哪怕家里再穷,借钱也得办得热热闹闹。不然,村里人就会看笑话。说什么孩子孝不孝顺,全看丧事是否办的风光、排场。
尤其是桑事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