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晒成的干的海鲜主要是一些贝类,汉代开始就有一些权贵喜食贝类的记载,《后汉书》中更是将“南蛎北鳆”列为美味。
南蛎的蛎指的就是蛤蜊,其中青岛特产是花蛤。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农事历书《夏小正》里就提道:“雀入于海为蛤。”古人认为雀鸟在九月飞入海中,就能化为蛤,其中被叫做历的是百岁燕所化,也就是花蛤。
花蛤一般可以在海滩上挖到,白壳紫唇,有的壳上有花纹,取出肉煮熟后在沙滩上晒干,就成了花蛤干。
北鳆指的是一种现代讲起来也是究极美味的贝壳——鲍鱼。虽然秦始皇死后就是被藏在鲍鱼车中,但那个时候的鲍鱼指的是咸鱼,所以会发臭,而现代所说的鲍鱼在秦汉时期被叫做鳆鱼。
史载王莽、曹操、孙权都喜食鳆鱼,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价格更是一路飙高,因为“江南无鳆鱼”,一枚鳆鱼竟然需要花费千钱。说明至少南北朝之前,鳆鱼还是济州半岛沿海才有的特产,琅琊县正好也在它的产地之内。
且不论王莽他们是怎么吃到鳆鱼的,许钦只能也将鲍鱼晒干。
此外还有扇贝、蛏子、海瓜子等各色贝壳,能晒成贝干的通通晒干,带回去无论煮熟了吃还是熬汤吃都十分鲜美。
至于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