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种背景下,商税就更加收不起来了。
要不然仅凭商业税收一项,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最少能够增加二分一,要是吏治清明翻倍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不是商业税收入高,主要是大明王朝财政收入低,并且还是以实物税为主。
包括米麦、丝、棉、布、盐、铜、朱砂、铅……乱七八糟收了一堆,别的不说光运输储存就是一个大问题,折价、火耗都高得可怕。
反倒是现银,只有区区三四百万两,以朝廷官僚们的节操,这些收入全部折算下来,估摸着也就两三千万两之间。
朝堂的事情,不需要李牧操心。可是善后的问题,他这个华山派掌门却不得不提前考虑。
按照最近几年的天灾爆发幅度,明显有了王朝末年的待遇,并且还有越发频繁的迹象。
只是小皇帝手腕还行,多次下诏减免赋税,任用的大臣多少有几分能力,知道组织救灾,才没有酿成大祸。
若是这种情况持续下去,地处西北的华山派,那就是坐在火药桶上的巨人。
李牧真心羡慕,那些能够在天灾不断的时代开发西北的穿越者前辈们。怎奈自己能力有限,根本就学不来。
且不说交通问题怎么解决,关键老天爷不给面子,搞得大西北民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