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的有一个算一个,史书上少不了记一笔“媚上”。
要不是勋贵们给力,及时拦住了想要邀名的老夫子,一准要上演喋血朝堂的大戏。
或许对“朱厚炜”来说,抬高勋贵们的政治地位,不光是平衡朝堂,还可以在这种关键时刻挡枪,阻止有人撞柱子。
文官们可以不把皇帝的话当成一回事,但世受皇恩的勋贵们,却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得罪皇帝。
谥号可以不要脸,庙号自然也不会客气。武宗那种名褒实贬的自然不会用,熊孩子毫不客气的给了自己“高宗”的庙号。
相比谥号的夸张,这个庙号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如果在刨除那些作死的事不提,朱厚照在位也算是国泰民安,勉强可以配得上优秀守成之主的称号。
眼不见,心不烦。只要不在跟前,随便皇帝怎么作死,反正都和李牧没有关系。
出了京城,李牧就过上了“十步一杀人,千里不留行”的侠客生活。根据锦衣卫提供的情报,收割名单上的倒霉蛋。
区区三十多个人,硬是让李牧跑遍了大明九省之地,可以说东南西北逛了一个遍。
得益于他这位“先天收割机”的行动,各路平叛大军都捡了一个大便宜。叛军首脑人物都被拉了清单,接二连三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