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李牧也没有闲着。趁闻香教高层被一锅端的机会,他也顺势占据了梁州西南五郡。
当然,明面上还是打着替朝廷收复失地的名义。抢完地盘之后,甚至不忘向朝廷要求增派官员,堪称是忠君爱国的典范。
这般卖力表现,也不是没有好处。不知道是泰昌帝脑子坏了,还是单纯为了权力制衡,还给了他封一个梁州节度使的官儿。
权力和州牧高度重合,如此奇葩的任命,居然在大周还是普遍存在。
部分州甚至同时出现了节度使、安抚使、总督、州牧等官职,各自都拥有临机专断之权,相互之间还没有隶属关系。
只要是不听话,就给下属封一个独立的官。搞得各地州牧,那是怨声载道。
可以说朝廷百官个个都是天才,如此奇葩的权力制衡制度,亏他们能够想得出来。
效果非常明显,短时间之内杜绝了地方官做大的可能。后遗症就是大周帝国变成越发混乱了起来,权力重叠的官员之间时常爆发冲突。
就比如说李牧,获得朝廷的节度使任命之后,治下的六郡之地就开始自己玩儿,不在理会州府的命令。
要不是扩张速度太快,有些吃撑着了,需要休养生息。谁是梁州的主人,还真的好好说道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