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提前被发现的阴极射线!(7.8K)(12/16)
可惜当时自己为了研究地磁垂直分量的问题,放弃了继续提高真空管精度的想法。
从而与一个如此重要的成就失之交臂。
在他对面。
看着面色阴晴不定的法拉第,徐云的表情有一些唏嘘。
选修过物理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。
法拉第在1838年研究辉光效应的时候,其实是有观测过真空管在电磁场中的情况的。
但由于真空度问题,荧光最终没有偏转。
这里用另一个例子解释可能更好理解一点:
荧光就好像是一队士兵,听到命令后就要立刻前进十米。
要是在旷野....也就是完全真空的环境中,这队士兵自然会轻松完成命令。
但若是他们身处人海,每个听到命令的士兵都要推开身边的人群才能向前进,那就非常麻烦了。
人群密度不高的话可能只是有些困难。
但人群一旦特别密集,士兵们别说前进了,甚至只能被人群裹挟着漫无目的地四处乱走。
而真空管中的空气分子就是人群,电场就是荧光偏转的命令。
实验用的真空管,就相当于不同人群密度的条件。
法拉第当时7%真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