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出自己最强的战斗力。
此时的高斯蕴养了一年的精神,就是为了在今夜拥有一个最完美的状态!
而就在徐云脑洞大开之际。
高斯也正好走到了桌边,毫不犹豫的拿起笔,写下了一行公式:
d2u/dθ2+ u =GM/h2+(3GM/C2)u2
△Φ=6πM2/L2
d2x^a/dS2=-£aik(dx^i/dS)(dx^k/dS)。
记忆力好的同学想必已经看出来了。
这三道公式,正是徐云在冥王星之夜给出的广义相对论二级渐近解、进动角方程以及弱场低速近似的理论的测地线方程组。
毕竟这年头科学界对于行星的认知,还只停留在一级渐近解范畴。
虽然高斯和拉普拉斯等人已经建立起了微扰理论,但距离‘微扰法’的概念还有一定距离。
而哪怕是微扰法给出的一级渐近解,在行星问题中依旧有些不精确。
所以迫于无奈,徐云在冥王星之夜后,只能将二级渐近解给拿了出来。
没有二级渐近解,即使是高斯都没法计算外海王星天体的轨道。
接着下一秒。
高斯便又写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