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拿自己的?靠仁者的自觉么?这不靠谱,所以孔子的仁在春秋战国也没什么用。一直到汉朝推动天人感应之后,对天子有了制约,贵族世家最终才把分配的裁决权交给了皇帝,但同时他们也会制约天子。所谓天人感应,就是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分配不能皇帝自己说了算,毕竟平时安然无恙大家可以安心赚钱,但遇到了问题的时候就要团结面对,天人感应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应,遇到事情皇帝得背锅,不能为了解决问题就对世族下手,当然世族也会适当配合一起解决问题。天人感应就是皇帝和贵族的契约。
但天子为了对抗制约,就会不断提拔新的人才对抗世家,最后形成了科举,科举又形成了士大夫阶级。士大夫和皇帝就共同决定分配,当然只有属于他们的阶级才有资格享受分配。
所以为什么要讲道德,为什么要成为君子?一就是设立人设,让大家把分配权交给君子。二就是要加入这套分配方式的标准,加入进来就得迎合皇帝和士大夫的价值观。
总之有分配就有不公平,不管是把分配关系假托于上帝,还是说天地不分配、圣人不分配,仁者分配。其实都一样,分配是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的。有不满意自然有反对,有反对就有分歧,有分歧就有对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