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,大家不要害怕。”
杜兰却说道:“你们应该害怕,因为未来你们遇到的自然灾害和疾病饥荒只会更加可怕,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才好。如果我是你们,就会先开垦足够的土地,先种地,然后再想办法储存三年的粮食,要知道很久以前的古代人就总结出了十二到十四年的耕种规律,简单来说就是再肥沃的土地在耕种十几年之后,哪怕风调雨顺也会出现一半年岁丰收,一半年岁欠收的规律,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囤积粮食应对大自然的规律。”
在没有农业化肥的年代,中原和古埃及都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律,只是呈现的方式完全不同。
管子,也就是管仲,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大臣,他发现了十二年规律,总结出三年丰收三年少收六年欠收,所以管仲认为应该在丰收的时候低价购入粮食,等到欠收、粮食涨价的时候可以由国家出面平定粮价,防止混乱。而且还可以以工代赈,请那些前门没有狗后门没有猪的国民参加宫殿和城墙的建设,以此来度过土地肥力不足的困境。
而在古埃及发生的故事记录在《圣经》之中,犹太人的成功学鼻祖约瑟,他从奴隶翻身成为古埃及宰相的故事,就记录了十四年规律。当然了在圣经里,约瑟之所以知道十四年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