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威望如日中天,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混乱。
而就在整顿事宜有条不紊进行之时,苏国温邑的科举之事,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。
温邑·栖凤楼
此楼集食宿于一体,随着苏国在温邑首开科举,一些来自周边诸国的士子也陆陆续续来到酒楼居候。
说来,这还是和苏照半月前打败郑国有关,这场胜利第一次将苏国这等小国挤进天下才学之士的视野。
二楼,一群穿着玉色长衫、头戴蓝色方巾的文士,把酒言欢,谈笑晏晏。
随着科举选官的扩散,苏国七郡五十三县的读书人,甚至较远一些的鲁、齐二国的读书人,也渐渐向苏国汇聚,不管下场科考与否,起码见识一下这文道盛事,也对学问大有裨益的。
“诸君可知,这主考之官的来历?”这时,一个面皮白净,眉眼疏朗的书生,轻声道。
“刘兄,莫非有着什么小道消息?”
那刘姓书生道:“主考之官晏大人,听说乃是齐国晏氏之后,曾为齐楚二国宰执重臣。”
“这晏大人……来头,竟然这样大?”一个锦衣华服的圆脸文士,疑惑道。
刘姓书生道:“可不是嘛,我素知诸君为饱学之士,不愁榜上有名,但也不能轻忽主考之官的喜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