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稀少,所以这部《卫济宝书》也并未流传开来。
之后,乾隆皇帝下令编纂《四库全书》,这部《卫济宝书》才重新现身。但《四库全书》也只抄录了七部,而且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。
因此,虽然太医们多听过《卫济宝书》的名字,但是对它的内容,却基本都是一无所知。
也因此,当听到项南背诵这本医书时,不少人都是洗耳恭听,心中默记。准备记下来,流传子孙。
……
曲艺界有【宁给十吊钱,不把艺来传。宁舍一锭金,不舍一句春】的规矩,说明想跟人家学能耐是真的不容易。
不磕头拜师,不诚心实意,不历经磨难,都学不来真能耐。
其实,医药界也差不多。
所谓同行是冤家,谁都不希望多个人抢饭碗。
因此对医家来说,医书、医案、药方都是顶珍贵的东西,讲究施药不施方,传男不传女,传媳不传婿。
所以学徒要想学医,光切药、晒药、认药、熬药这些杂活儿,就得干个十几年。然后才学望闻问切、开方抓药,没个二三十年休想出徒。
肯把自己的医术写成书,并广而告之的,历朝历代也不多见。也因此才导致大量医术、药方失传。
比如古代中医就能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