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继续为革新奔波。
这日他看到喜半夏的名字,就眼前一亮。因为【喜】这个姓,并不常见,所以他特地问了一下。没想到,果然是旧人之女,所以就在喜半夏的陪同下,来到澳門拜会自己的老熟人。
……
“喜郎中,您让我找得好惨呀。”鲁正明笑道,“当年我为了找您,滄州、津门、京城我都去到了,鞋都磨破了好几双。”
“鲁大人,实在不好意思。我当时也是为了自保。”项南摆手笑道,“您也知道,我要是不走的话,就算那帮太医不收拾我,维新失败后,我也得跟着王爷一起吃瓜落儿。”
“是,先生果然明见万里,洞察先机。可惜我当时太愚笨,明白的太晚了。”鲁正明感慨道。
“嗐,别那么说。鲁大人年过半百,报国之心不死,还在努力,才是让我最钦佩的。”项南拱手笑道。
“其实,喜先生,您也可以的。凭您的眼光,您的学识,您的韬略,也能为革新出一把力。”鲁正明劝道。
项南摆了摆手,“我今年都六十了,头又昏,眼又花,大半截身子都入土了,就不出去折腾了。
不过鲁大人,您要记住,咱们中國是农业大国,农民才是国民的最多数。因此谁最重视农民的权益,谁最擅长发动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