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宁勇也不去鳞、去内脏,烧火就要把鱼丢进去,项南赶忙给拦住了,“哥,熬鱼不是这么熬得。”
“那怎么熬?”宁勇眨眨眼睛道。
他对家务活一点都不擅长,平常吃饭也是去下饭馆。也因此,三十元的补助才那么不禁花。
不然的话, 三十元钱,其实足够一家四口吃了。要知道六零年代,一毛五就能买一斤米。三十元,够买两百斤米了。
“我看妈之前熬鱼,会去鳞,去内脏, 去鱼鳃……”项南解释道, “算了,还是我来吧。”
见宁勇听得一脸懵, 就知道他根本不摸门儿。这几条鱼要丢给他熬,怕是都糟蹋了。熬出来的鱼,猫都不吃。
随即,项南下地,开始收拾起鱼来,刮鳞、去内脏、摘鱼鳃。弄完之后,架锅、烧油、煎鱼,然后加水、加盐炖煮。
可惜调料不全,像葱姜蒜、大料、料酒一概皆无,所以味道并不十分好。但是再不好,那也是肉啊。六零年代,大家生活都不富裕,能吃到肉已经很幸福了。
因此香味儿、鲜味儿混在一起,让宁勇都不住的流口水。他用勺子舀了一勺, 尝了一口, 感觉味道真是鲜极了。
“我说弟弟, 你怎么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