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比拼的幌子,窃机招揽人才。科举才过,这些人有的都是落榜仍滞留在京都的举子,或京都本土人有些墨水的人来试试。连那些金榜题名经纶满腹的状元榜样都没办好做成的事,这些人又能做吗?傅安稚不是笨蛋,这,他自然想到知道了的。
只是,若不是如此,那傅安稚又想做什么呢?
第一阶段是以百花为题,任意取之其一,作一首诗或词;第二阶段是作一篇文章,感生死轮回万物来复无常之理;最后一阶段,是进帘子后面去---不知做什么,听说幕后这人是欧阳雅斐特地请来最后审官。一轮一轮的筛选淘汰,第一关严格的各位审官就筛下大半的滥竽充数妄图浑水摸鱼之人,第二阶段下来,能留到第三阶段的估计只剩寥寥几人了。
众学子才学自然都是有些的,但都不甚出众,顶多哄哄围观凑热闹的百姓,在君彦鎏等人的面前不堪一击。临池是金陵第一才女,单论诗词学识等方面的造诣,可以说略胜庭书一筹。那些人作的诗词文章不尽人意,临池也没认真听,恍恍惚惚的,只记得有一个人作的一句七言甚得她心。
轻红薄柳烟霭沉,碧瓦生霜暮阳重(chong)。
也不知为什么,听到这一句她就想到了八个字---过眼云烟,烟消云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