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不承认,她真的把人家的署名给落下了。
而且,她另有异样的感觉——这一排署名比方老师的文章内容还眼熟。
按下这异样,李清一边斟酌边组织语言:“方老师,我确认过了,对不起,确实把您的署名给落下了。我明天上班会查找哪个流程出了问题,查明原因再向您郑重道歉。另外,发稿费时我会特殊标注,您的稿费不会受到影响。”
李清一话已至此,方老师当然不会依依不饶。他说:“这样啊,那没关系,我也只是打个电话问一下,仅仅一个署名影响不大,只是没看到自己的名字有点失落。”
李清一又说:“方老师,如果您需要这篇文章参加职称评定、奖项评定,我会协调杂志给您出具有效的证明材料……”
电话里,对方很客气地表示感谢,李清一又说这是她的工作疏忽,再次表示歉意,这才结束谈话。
从杂志社到篮球场,需要坐几站公交车。
李清一上公交车时,小插曲给她的心蒙上了一层愁云惨雾。下车前,她已自我开解好:第一,这作者好沟通,态度好,做好解释,表达歉意,应该不会有什么恶劣影响;第二,还是要查查哪道工序出了问题,做杂志真的是百密一疏,“无错不成书”这话是对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