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年岁大了才从朝堂上退下来,被安国公聘来给子弟讲课。高展明听引鹤说过,宗学里的这些教官可都是朝廷命官,他们所教授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,更有为官做人的道理在其中。
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宗学中的这些贵胄子弟,便是腹中丁点墨水也无,靠着家族荫庇,将来也能袭承爵位,进入朝堂中指点风云,根本不像他们这些民间子弟需要从底层爬起,即便有幸能爬上高位也都已七老八十了。
然而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,除了高展明之外,似乎并没有多少人珍惜。高展明是堂上听的最认真的学生,其余子弟有的趴在桌上呼呼大睡,有的在桌下交头接耳,有的在课桌上涂画,还有的目光满堂乱飞,不知在想什么心事。教授似乎对这些事已经习以为常,自顾自地讲着。他一个堂堂朝廷命官,竟不敢对堂下这群十来岁的少年有任何指摘。
教授道:“我先前布下作业,令你们自习《孝经》,今日试墨义,问义十道,五道全写疏,五道全写注。”
堂上的子弟们正自顾自或说笑或开小差,听闻教授此言,发出一片唏嘘声。
教授似乎对这样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,走到堂下将问义之题纷发下去,命众人书写。
此时有人急匆匆地开始翻阅《孝经》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