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比他年长的同学进了二中。先去找老师报到,被班主任领到了教室里做自我介绍,然后随便安排了个座位——正在角落里,背后就是黑板、笤帚、废纸篓。二中的学生有些懒散,课堂纪律尚可,班级里还很有几个认真学习的学生。
一切调整才刚开始,这里还真不像老校长气愤的时候说的“垃圾场”。
条件还行,越宁表示挺满意的。这种满意只维持到了第一节课上课,化学老师让大家拿出课外习题集,越宁傻了——他没有。领的都是正常的课本,课外买的什么题外集之类,统统没有。
越宁可以肯定,这些同学桌面上摆的教辅书,有些甚至是三家村中学的老师都没有的。还好,他同桌是个沉默的眼镜儿,人倒好,把习题集往课桌中间一推,不耐烦地拿笔点了点道:“这里。”
越宁一看,也默了,这位仁兄满本有一半红叉,怪不得臭着一张脸。题目类型对越宁来说也比较新鲜,不至于全然摸不着头脑,找着规律之后,倒也好理解,只是——以前没见过。半节课过去了,题目讲完,再讲模拟试卷,这卷子比三家村中学的难度提高了好几个台阶,对越宁来说,不难。
就像“高中学费很贵”这件事情上,不是不能掌握,只是以前没有接触。二元制,有时候就是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