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至于天理不容。当今也有不少烈性女子,因不满夫家所为而主动提出和离,后来依然过得红火的例子。和离再嫁也有不少寻到更好人家,总比守着这么个人,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的好。况且薛氏已经有了玉子安,玉明既然不认玉子安,那么薛氏就可以带着他离开,以后也就有了依靠。
“可你要背负这名声,岂不是太憋屈了,明明不是你的错!”五夫人并非迂腐之人,并不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和离有何不好,可心里难免为薛氏不平。
“那又能如何,他不愿再次滴血认亲,我又有何法子?只是苦了子安这孩子,背负这样的名声只怕以后会被人嘲笑。”薛氏发愁道。她现在也矛盾,验了玉子安必是不能与她一同离开玉家,若是不验她和玉子安以后必是会被人嘲笑排斥。玉子安是个聪颖的,以后应是会走科举之路,不明不白的身世也会影响未来仕途。
五夫人也没了主意,只能道:“再差也比现在强,好歹有一条命在。只是你真想好了要和离?”
常言道劝和不劝离,五夫人虽不会违心说那些话,却也要适当提醒,莫要以后后悔。
“我早就心死,只是不忍割下这块烂肉。为母则刚,是该了结的时候。我现在虽是顶着个正室的名,其实连通房丫头都不如,这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