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舅舅说说,那鱼塘好好经营,一年能得百十两银子的利,比种庄稼强多了。”
“啥玩意?百十两银子?”宋氏被郑青鸾的话吓了一跳。
“啥事啊?你一惊一乍的!”正说着,郑老四掀开帘子进来了,后面跟着四郎和六郎。
“当家的,鸾儿说,我娘家门口那个大水塘子,一年能得百十两银子呢!”宋氏忙拉过郑老四。
那口水塘郑老四当然知道,一年能贴补几两银子的家用就不错了,百十两银子,咋可能呢?
三房一家知道郑青鸾养鱼种莲的话,但怎么养还真不知道,也吃惊的看她。
“莲蓬,莲子,藕,包括荷叶,咱们西北都是从南边远路运来的,一点也不新鲜。那东西,一点也不难种,大户人家花院子里都有池塘,养些荷花,锦鲤,为观赏的。他们能养活,证明西北是能种莲藕的。咱们托人好好打听打听,找那种专门伺候园子的下人,花几两银子的事。估摸这事二伯就能办,他常年走南闯北的,找几个南边的人问问就行了。光这一项,一年就有五六十两银子,这还是保守的估计。再加上鱼,没事就从河里捞些鱼苗放养,跟养猪似的定时投喂野草,麸皮,鱼能不长吗?倒时跟客栈酒家说好,需要多少咱就捞多少,天天都有进账,也不怕卖不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