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开到第十天,生意彻底红火起来。
比起锅子和客房,最先火起来的居然是他们特地为书生们推出来的套餐。许多书生吃着都觉得好。
林云舒瞧见里面的商机,当即就让老大编几个食盒,然后她选一个最好看的作为模子,送回族里,让族人帮着编。
鹿山书院一共有三百多个学生。大部分都是秀才,最低也是童生。
当然也不是绝对的,由于它是由富户、学者筹款,朝廷赐敕额、书籍,委派教官,是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。所以也有些家境富裕的商人之子进来读书。
书院的伙食都是教官家眷帮着做的,使尽浑身解数,做出来的味道也仅仅只是凑合,哪里比得上林云舒开的这饭馆。
书生们在这边吃好,回去跟别的同伴们说,一来二去,几乎所有书生都知道两里外的十字路口开了家饭馆,味美价廉。
有的好奇,有的嘴馋,有的想打打牙祭。总之每到饭点,这饭馆就挤得人山人海。
虽然不至于打起来,但不免有些口舌之争,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,林云舒就想到外卖,提供送货□□。
她让顾永辉找食客登记,可以免费送上门。当然如果包月,十文钱的盒饭只要两百七十文,相当于便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