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,太后娘娘便将自家兄弟慕乾擢升为大司马:“任人唯贤,慕大将军有勇有谋,实乃我大虞栋梁,可堪担任大司马这一要职,各位爱卿怎么看?”
怎么看?谁还敢说半个不字?
既然慕乾做了大司马,高启做太傅,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。高启出身高国公府,十四岁那年就已经在平章政事府入职,平定大虞内乱,他功不可没,慕乾这般年轻都成了大司马,他比慕乾还长几岁呢,如何不能做太傅?
有了慕乾与高启辅政,另外还有太原王赫连毓在一旁替侄子看着这江山,慕瑛这临朝称制的太后娘娘当得倒也是惬意,她本身就有才华,现今给了她一个机会,让她坐在龙椅之侧理事,更是做得尽心尽力。
经过五年修整,大虞国力日渐强盛,胜过昔时赫连铖在位三倍有余,南诏北狄与南燕纷纷主动派使者来朝,不敢再生异心。
国泰民安,高启觉得自己也该放松下,去探望故友了。
慕瑛准奏,准假一个月,高启快马加鞭赶到了青州。
没想到这月夜相逢,受伤的却依旧是他。
赫连铖这几年,隐姓埋名住在这里,跟着高僧研修经文,没事做的时候便练字画画,年幼时他最不喜欢做的事情,此刻他反而做得最多,过了五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