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,不听皇后的话,不听后宫妇人之言,不但没错,还会被人赞赏。
能说太子的,只有皇帝。若是后来有了太傅,估计还要算上太傅。
但是太傅也不能起多重的作用,毕竟太傅是臣,太子是君。
所以他一个只拥有最低爵位的小臣子,怎么能要求让太子看他眼色,做事之前为他三思呢?
当然,为人太子,这样做事不经头脑肯定是大大的不对的。
并不是说他就真的要为臣子考虑,而是他要明白,做一件事,会发生后果,他最终要承担这种后果。
比如这次在状元楼的事,即使抛开给凌蔚惹来的麻烦不提,太子为他自己也惹来了很大的麻烦。
凌蔚让太子去状元楼,除了满足熊孩子的要求之外,更多的是让太子接触其他读书人,改变对读书人的偏见,并且通过和刘祺、赵圭的交谈,把太子聪慧敏学的印象传出去。
刘祺和赵圭,算得上是这一代读书人中的领军人物,虽说现在还不显,但是在年轻一代读书人中,话语权十分大,声望也十分高。
而太子还小,以后得他所用的中流砥柱,肯定是会从刘祺和赵圭这一辈人中选出。
凌蔚也算是煞费苦心,而这苦心背后,有皇帝陛下的推动,自然不必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