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上状元就跑不了。但是这试卷也是会刊印的,要是自己太不出彩,也很丢人。
这借古讽今,因为凌蔚穿越前的历史和现在有很大差别,所以许多诗词都要修改了才能用。
思考了一会儿,凌蔚便下笔了。
那诗词,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其实是他最喜欢的。虽然这个世界没了三国,但赤壁仍旧有著名的战役,其交战双方也有名垂千古的人士。只要更改了典故和人名就可以。
但殿试上可能用律诗会更正规一些,虽然凌蔚不怕皇帝陛下循规蹈矩,但就怕其他考官叽叽歪歪,说他不庄重之类。思来想去,他还是决定用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。
这前朝也是有凤凰台的,那凤凰台是前朝开国皇帝为了号召天下贤人归朝,共治天下而专门搭建的“求贤台”。其地方并不在金陵,但正好在春秋时几国交界处。所以只要把“吴国”和“晋代”改了,再把京城替换了就可以。
前朝和晏朝的都城是不一样的。凌蔚思考了一会儿,决定把京城写成前朝的。前朝的都城在哪来着……好像是金陵?
这篇文就变成了讽刺前朝开国君王搭建凤凰台求贤若渴,而他的后人却骄奢淫逸,贤人们登临凤凰台,也实现不了报复。
至于借古喻今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