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怀大志的读书人,都主动向淮安城涌来,希望能辅佐徐州左军,光复华夏河山。
还有许多原本没什么志向,但在蒙元朝廷那边混不上官做的。发现朱八十一有希望能成就霸业之后,也愿意拿身家性命赌一场功名富贵。
再加上苏先生先前偷偷派人去扬州、高邮一带招募来的,短短一个月内,专门为了接待读书人而腾出来的达鲁花赤府邸,竟然无空屋可住。害得苏老先生不得已又调用了原本属于褚布哈的宅院,才解决了这些才子们的安居问题。
可人是有了,如何安置这些来投者的问题,却又令人头大如斗。把这些人立刻安排到都督幕府当中,或者安排到淮安城的各级衙门当中,委以重任吧?肯定会引起最早跟随朱八十一打江山的这批老兄弟的不满。
凭什么啊?大伙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搏杀了九个多月,好不容易才打下一块落脚点。凭什么让这些什么功劳都没有的读书人过来摘桃子?他们要是真有本事也算,像逯鲁曾那样,能考个进士出来。读了那么多年书才读成个白衣秀才,凭什么敢爬到大伙头上指手画脚?
而不将他们委以重任吧,又会冷了读书人们的心。毕竟其中有很多人,的确是奔着一道光复华夏而来的。到了淮安之后,却被找个院子养起来不闻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