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人都不是很习惯直接用标准尺來计算长度,所以说话时总是磕磕绊绊。但表达出來的意思,却非常清楚。在采用了铜胎钢芯和膛线技术之后,可发射四斤弹丸的火炮,无论是威力,还是射程,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。特别是跳弹形成率,至少达到了半数以上保证,而不是像原來那样,完全靠运气。
“可能不止一倍…”身为炮兵总教习的黄老二,也紧跟着从敌阵中钻了出來。走到朱重九身边,先敬了个军礼,然后非常专业地大声补充,“原來炮弹也可以对三百步,也就是一千八百尺处的敌军进行杀伤。但那么远的距离,即便形成跳弹,也只能砸中两到三个目标,然后就彻底失去了力气。而这次,基本上只要被弹丸挂上,就无法幸免。最深处有个靶人儿被弹丸正面砸中,三寸后的木盾裂成了六块…”
“那就把火炮再拉远些,每一百二十尺发射一轮,看看最大射程到底是多少。”朱重九先向黄老二还了个军礼,然后大声吩咐。
“遵命…”黄老二兴高采烈地答应一声,指挥着麾下亲信,列队而上。推动炮车,走向一百二十尺外另外一处炮兵阵地。
不像匠人们那样积习难改,他们对于新的度量衡,适应得非常快。作为一批老兵,令行禁止的概念,早已深入到他们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