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其中杨毕、詹书、刘柄三个因为名列甲等,按照上次科举考试之后人才安排的先例,直接被送到参谋本部,出任参谋一职。
这个时代读书人虽然少,但能读出些名堂的人,肯定智商都不会太低。因此大伙将脱脱的书信传阅了一遍,立刻就猜出了此举背后可能暗藏杀机。
“恭喜大总管…”新晋的参谋杨毕急于表现,第一个站出來,笑呵呵向朱重九拱手,“前一段时间大总管的釜底抽薪之计,想必已经见了效。否则,以老贼脱脱的本事,绝不会出此下策。其名为河中约谈,实乃暗藏祸心。只要大总管不上他的当,用不了多久,老贼就得死在其政敌之手。”
“以属下之见,重开运河水道这等小事,大总管直接回一封信答应了脱脱即可,哪里用得着双方在河上面谈…”另一位新晋的参谋詹书也拱了拱手,笑呵呵地给朱重九出主意。
“是啊,大总管日理万机,哪有功夫陪着老贼闲聊。直接回一封信打发了便是。”参谋刘柄笑了笑,满脸骄傲。
与上一批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不同,他们这批,对淮安军的前途更为看好,相信以目前的态势,朱重九早晚必会定鼎九州。所以言谈之间充满了自信。根本不认为拒绝了脱脱的邀请之后,会对淮安军的士气造成什么不良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