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兰放过祝氏,放过即将回家的枝玉。
贺老爷认为金兰素来温顺娇柔,说话从不高声,长这么大从没责骂过丫鬟,不会像养娘哭诉的那样报复祝氏。但为了让祝氏安心,他还是得找金兰讨一句准话。
金兰明白父亲的用意。
宣旨的宫人离开后,家中仆从争先到她跟前表忠心,话里话外暗示她们一直看不惯祝氏。曾经和剪春有过口角的丫鬟备厚礼给她赔不是,姐姐妹妹叫得比亲生的还亲热。
扒高踩低,欺软怕硬,本属寻常。
金兰没有理睬那些轻浮之人。
她从来不觉得因为自己是庶出的就该低人一等,但她也明白家中是祝氏当家,身为庶女,生母又早逝,她得学会收敛性子,看嫡母眼色过活。
金兰想得开:枝玉是祝氏的亲女儿,她是庶出,没有亲娘做依靠,如果事事都要和枝玉比,那根本不用活了,直接去投胎给祝氏当二女儿比较现实一点。她从未妒忌过枝玉,祝家豪富,祝氏当年带了丰厚的嫁妆嫁进贺家,祝氏是当家主母,她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枝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该她的就拿着,不该她的决不去抢。
可惜现在没有人相信她,连贺老爷也怕她利用太子妃的身份折辱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