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。”杨氏口中说着安慰的话,像极了为孙女考虑的祖母。
三房有自知之明,也不想多管闲事,今日叫他们来本就是走个过场,自不会说什么。
余下众人,辛熙心里巴不得沅矜被送得远远的,再也不要回来,可哪有她一个小辈说话的份,只得烦躁地绞着手中丝帕。
这时,沅矜忽然起身走到中间,慢慢地朝杨氏行了个礼,方道:“祖母,昨日方丈解签时孙女也在场。为了国公府运势,孙女愿自请离府。”
这本是杨氏的打算,但被沅矜自己提出了来,性质却不同了,显得她深明大义,为了家族牺牲颇多,因此杨氏脸色不大好,却还勉强维持风度:“你一个小孩家家的,怎能让你一人出府?没的外人说我这个做祖母的心狠。”
方氏故作伤心地道:“傻孩子,你祖母父亲怎会为了家族置你于不顾。”这话噎得杨氏和安国公不知作何表情。
沅矜:“母亲放心,不知祖母可还记得女儿在外祖家的教书先生?先生乃已故于太傅之孙女,过段时日要回祖籍居住。孙女既不便留在府中,就想继续跟着先生读书。孙女自来仰慕先生学识人品,还望祖母成全。”
于疏祖籍姑苏,此番也的确要回去,沅矜早想到这个时代女子在外行走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