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这样产生了。
霍香梅打算先做麦曲。拿出五斤已经去壳的麦子炒黄,倒进大簸箕里,不断的刷选,把那些太碎的抛出去,家里已经长大的雉子飞快的跑过来啄食。
家里开春养的这批小雉子已经长成大雉子了,在天天喂地龙的情况下,都活了下来,一共十只母雉子,五只公雉子。
小七想抱起一只都很吃力了,最大的那只霍香梅去王李氏家称了下,已经七斤多了。
王李氏非常惊讶,许三郎家的雉子居然喂得那么大,自家的比他家的早二十天左右,最重的只有五斤多,“香梅,你家怎么养的,天天吃麦子吗?怎么这么大,毛色真好。”,王李氏摸摸大公雉子的背部羽毛,羡慕极了。
“哪有那么多麦子给他们吃,自家的剩饭也是少有的事。就是舂米剩下的糠,我们家人是不吃的,还有些很碎的米粒。把碎米粒和糠还有家里养的地龙剁碎一起煮熟,再给小雉子吃,那地龙得煮熟的,否则吃了会生病。有时候家里的烂菜叶子之类的都扔给他们吃。”
霍香梅不介意告诉王李氏这些,就算传出去也没甚么。以前不说是怕他们不相信而已。现在看到自家的成果了,估计都会相信了。
这时候的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了,养雉子又不舍得粮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