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走了,太后又要欺负你。唉,谁说家世无用。”
诚如陛下所虑,太后在梓宫前即颁下懿旨,以皇帝无子之事,给歆芸扣了一项祸乱后宫、戕害皇嗣的罪名,又持歆芸为陛下执笔的奏折称歆芸是奸妃,恃宠擅权,干预朝政。歆芸哭求太后赐死,愿为夫君殉葬。太后却言,歆芸乃一介平民,僭居妃位多年已是国之不幸,死后休想入葬皇陵。太后说歆芸只配葬在冷宫里。
太后将陛下的兄弟扶上了皇位,改元弘治,一夕之间,将陛下的新政统统废除。崛起的平民新贵也陆续获罪,被贬的贬,杀的杀。
政令虽可改,但人心不可废。官僚和贵族继续恣意妄为,将百姓搜刮殆尽,民怨沸腾,国祚日衰。几年后,成江以南陆续有义军起兵,武力反抗朝廷。太后年老,听到义军逼近京城的消息,急病交加,只撑了十几日便咽了气。义军势如破竹,贵族将领竟无一人能敌,各处丢盔弃甲。危难之时,朝廷不得不起用当年陛下提携过的寒门军士,很快连连获胜,将义军赶回了成江以南,但众将领摄于“狡兔死走狗烹”的故事,都不肯打过江去,只在江北布防,长期驻扎下来。官僚贵族们在京中恨得牙痒也无济于事。
江南的义军首领后来自立为王。本朝从此南北分裂,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