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本土宗教,道教的诞生初期一直就是一个谜。根据传说和零星的史学记载,早在黄帝时期有了对于天帝的祭祀,其内容有“封禅告天”、“郊祀上帝”、“接万灵于明廷”等。这种由来已久的鬼神崇拜,到周朝时形成了一个天神、地祇和人鬼的神灵系统和敬天法祖的信仰传统,这个传统也一直流传至今,并且在今天依旧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重复上演。
    如果说宗教出现的初期是源自人对自然力的膜拜,对一些超乎他们认知的力量便加以神鬼化的描述,那么道教不仅承袭了这种鬼神崇拜思想,而且将这个神灵系统纳入神仙体系。后来大约到了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追逐长生的梦想到达顶峰,尤其是秦始皇为代表。同时期的荆楚地区的《庄子》和《楚辞》等对神灵仙境的屡见不鲜的描述,给神仙方士很大的启迪和思考;燕齐地区流传着海上蓬莱、瀛洲、方丈三神山的传说,驱动着帝王和方士前往寻访。方仙信仰和方技术数被道教继承,方士逐渐演化为道士。
    再加上这一时期,老子的道家文化横空出世,于是一些寻仙的道士便把“道”视为天地宇宙、阴阳五行、万物生灵的本源,以此为基点建立道教神学理论体系,由此道教正式成为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立历史和理论的东方宗教。
    “真正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