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百里云正是想到此点,才试探地发出了第一道军令。
虽然中途有所阻碍,但是众人都按照他的要求执行了,让他觉得援兵入儒之法应是可行。
虽然兵家杀戮较重,但是其根本思想与儒家大致相同,都是以民为本。
因为武为止戈,战就是为了不战。
而且首部兵书孙子兵法,在始计篇、兵家五事中,第一条说的就是道。
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,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不畏危也。
这就是说行军打仗,不仅是大王高兴就好了,还要百姓也愿意,而且能为了这场战役不避生死。
这样的战役若不是有利于百姓,百姓又怎么会支持呢?
同时兵家的选将五法,为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,又再次将仁列入其中。
可见兵家以杀求安,只要能够不忘仁心,就不会跌入魔道,自然也是仁人。
而且这种仁德,应比儒家现有的仁心更强大,也更有作用。
随后他就发现第一条军令有效了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,虽然流民在齐军的威逼下,仍在屈膝前行,但是他们已有畏惧之心。
所以他又下了第二条指令,射杀前进一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