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命李先生等人重新审校卷子,李先生后回奏说按弥封号籍,唐寅和徐经二人的卷子俱不在取中正榜之数,有同考官批语可验。如今揭榜定取的正榜三百卷,是李先生复会同五经诸同考连日再阅定下的。由于唐寅之前就深得程敏政的赏识,程敏政阅卷时得一通晓题意又文思精妙的卷子,当下拍案称绝,将以为魁首,内外便皆认为此卷必是唐寅的无疑。其实连当时的程敏政也不知道,那卷子是王守仁的。”
祐樘忽而叹息一声:“乔儿若要不平,也该是为王守仁不平。由于鬻题一事闹得朝野上下非议不断,为息物议,之前凡取前列者,皆已褫名,一甲打入二甲。王守仁生生被唐寅和程敏政拖累了。”
漪乔正自出神,忽闻此言,不禁道:“那王守仁不是冤死了?”
“那有什么法子呢,京中议论汹汹,言官们更是死咬着不放,”祐樘起身踱步至窗前,“原本杏榜出来后,此事就算了了。但那群御史给事中还是穷追猛打,说前后两次阅卷之间或有猫腻。至此我也是烦不胜烦,逮着几个闹得凶的言官下狱革职,狠办了几个,才算是消停了些。但此事终究还是要有个交代的,何况唐寅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也是该吃吃苦头的,于是我将唐寅、徐经、程敏政,包括上奏弹劾程敏政的华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