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,主动坐到靠门口的地方,给阿娘和弟弟妹妹们挡风。
车上,李姝问肖氏,“阿娘,去外婆家又不远,走去就是了,为甚还要坐车费钱。”
肖氏想了想,还是告诉孩子们实话:“要过年了,街上人多车多,保不齐有拐子,你和三郎还小呢,怕拐子们打主意。再者……”
肖氏瞥了一眼容貌秀丽的丽娘,继续说道:“你姐姐也大了,不能老去街面和人挤。”
小三郎忽然拍手大喊:“大姐要找婆家咯,大姐要找婆家咯!”惊得丽娘立刻去捂他的嘴巴。
听到这里,李姝顿时在心里叹气,丽娘才十岁啊,十岁,小学未毕业的年龄,就要说婆家了。她已经七周岁半了,很快就要轮到她了。这让后世30岁才结婚生娃的李姝如何能接受。
是的,李姝不是本土人。她本来愉快地享受着悠闲的退休生活,儿子在外地成家了,有妻有子,孙子大了,不用她带了,她和老伴一起回到小城市养老。
二十一世纪中叶,社会发达,李姝和老伴的晚年称得上是无忧无虑。不幸的是,一向身体康健的老伴竟然比她先去。她一个人过了三两年后,也患上重症,病情恶化得快,她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