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死前,他将皇位传给了跟随在身边的二皇子耶律古。耶律古率部一口气逃到了漠北。
帝国北部防线外,坐镇辽西京的大皇子耶律直,不服耶律古为帝,扯了个借口,说耶律古杀父夺位,是大逆不道的人,竖起了讨伐的旗子,在西京称帝了。
帝国礼部官员,接触夏辽使臣,递出了和平的橄榄枝。
夏国还好,夏皇还没死。辽就不同了,帝国接触的不是原辽使,而是耶律直派来的使臣。
帝国承认了耶律直的帝位,不承认耶律古。
礼部官员与他们接触,主动的表达了友善,帝国是热爱和平的,但是呢,和平是有条件的,条件嘛,一二三四五等等条。
其中有三条最为主要。
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,要控制夏辽,就必须在武力上对它们进行管控,所以,第一条,便是帝国要在夏辽的国都附近驻兵。
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要控制夏辽,控制其经济也是必须的。所以第二条,便是帝国与夏(或辽)交易中,应当使用帝国的钱票永昌通宝结算,并应该将帝国永昌通宝定为国内流通货币,帝国与夏(或辽)的贸易,享有自由权,不得受到干涉。
第三条,夏辽应当成为帝国的附属国(这里产生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