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书怡也点头赞道:“两位学子实乃高德之人。三郎,不管你明年考不考的中,千万记得要上门去答谢他们,知道了吗?”
“是。我记下了。”崔庆和使劲地点了点头。
第46章生产
天越发冷了起来,没过几天便是过年的日子了。
这个时段,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,购买年货,扫舍除尘,打糕贴花......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忙字。
腊月二十八那天,崔家一家子去了村里的祠堂祭祖。
主持祭祖的不是别人,正是年纪最大的七叔公。大约是知道外面候着的女眷之中有几位怀有身孕的,他老人家并没有做长篇大论的训话,而是简简单单地强调了宗族和睦的重要性。
祠堂外面十分寒冷,等待着的女眷们大多缩着脖子,跺着脚,以期达到抗寒的目的。
崔大山家的离徐书怡一家最近,她一边吸着鼻涕,一边感兴趣地问道:“我说长河家的,今年你们家是不是发了?瞧瞧你两个儿媳妇还有小女儿,手上套着的叫什么玩意?”
来之前徐书怡就已经考虑到别人会问起,于是不慌不忙地回道:“锦绣阁新出的玩意,叫做暖手筒,里面装了棉花,专门捂手用的。”
因为寒冷,大多数人都没顾得上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