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跟着石瑞去过外面的学校,看别人学校的活动开展形式。
但是比起9月份,10月份一下子闲下来,翟宁又不舒服了,他挺享受那种忙碌感的,现在安殊在外面学习,他一个人呆着也无聊,石瑞不指派任务,翟宁就上午在图书馆看书,下午上完课呆在外联部写方案。
他写方案从来不是一个方面的,而是覆盖了很多层面,比如说外联部写方式只写赞助方案,组织部只写活动执行方案,监察部只写监察方案,学习部只写学习方案,那么翟宁就把这些方案都借着看了看,然后写一个完整的方案。
比如说之前那场迎新晚会,从宣传部到组织部,从学习部监察部,从女生部到生活部,各个部门应该如何协调分配,具体细节如何,之前举办的迎新晚会有什么亮点,有什么缺点,又该怎么改进,等等等等……
一般举办大型活动都有一个完整的范本,不用人教,只用人去看去执行,就知道该怎么做的傻瓜模式,更有详细的每类往届活动的完整方案,这些都是经过几代老师和学生整理出来的,但是为什么是几代呢?就是因为时代在改变,日日在改变,活动方案又怎么可能不变?
用老旧的方案来执行现在的活动,创新意识会越来越弱,活动方式也会得不到突破,所以,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