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嫁到镇子上去当少奶奶的,这狗往后待在咱们家也没个活路……这两天,阿荣闹着要一套什么斋的文房四宝,还说没那个就不肯去学堂。我就想着……绣丫头,别怪奶奶。”
郑老太口中的‘阿荣’,就是二叔家的儿子郑荣。也是家里他们这辈几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,郑老太格外偏疼。
郑绣能说什么呢,她肚子里把二叔一家人骂了个遍,却也不能苛责郑老太什么。
“阿荣说的是‘致和斋’吧。那一套文房四宝要好几两银子,您卖这狗的银子可远远不够。”
郑老太惊讶道:“竟这样贵?”
郑绣道:“可不是么,要是真差这么半两银子,我身边有,也就拿出来给您了。”
郑老太颇为局促:“怎么好再从你们家拿钱。”
这几年小儿子回来后,老头老太的日子可就过的越来越紧巴了,时常靠着大儿子接济。卖一条郑绣捡来的黑狗,老太太可能还觉得没什么,可再从他们家拿钱,老太太心里可是过意不去的。
郑绣和郑誉把郑老太一路搀回了村里。
郑绣让郑老太略站了站,然后转头吩咐了郑誉几句,郑誉迈着小短腿往家飞奔,没多会就回来了。
郑绣是让他回家拿银子的,不多不少,正好拿了半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