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一样擅长讨好人,后者是惯会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碟,前者则是抛弃含蓄、什么肉麻话都能说得出口。别人说或许会被当成阿谀小人,他的表达方式却能让人感受到毫不掩饰的真诚。
哪怕李晋江尽量加快赶路速度,李氏族人依然等得很着急,全因他去年这会儿早已到家。李晋江一路上虽感受到百姓们对自己作品的追捧,却因他的画像没有广为流传而并未在行路上受到阻碍。这种顺当的赶路方式,在进入涟水县的那一刻终止。
“大家快看,写话本的李郎君回乡过年了!”
随着这一声吼,一群百姓围嗖嗖围过来。好在王家仆从常年经历这种事情,因着长安百姓们对王珏的追捧,他们应对这种情况早已轻车熟路。见李晋江激动得对着同乡作长揖,周志也在其身后带领仆从们做同一动作。
王珏派出不少人送李晋江回乡,由于人数多、动作到位又整齐,引得百姓们一阵欢呼赞叹,还有很多小娘子羞红了脸。李晋江同师兄们一样,崇拜老师的同时会不自觉地模仿一二。他起身后,对围观百姓说道: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我能有今日成就除了老师的教导,亦离不开咱们涟水县风土人情的影响。”
狗不嫌家贫,儿不嫌娘丑。李家小子并没有因为拜得好老师,去长安见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