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这个时候过于拉拢大臣,不用等李治长大,李承乾就得挨收拾。
    言归正传。李绩走进大帐后,并不像李靖那么从容地坐在首位,他还带着太子呢。
    李绩与李承乾先推让了一番,李承乾坚持要坐于王珏下首,李绩让了三次,李承乾仍拒绝,如此才作罢。
    方才的互动,李承乾彰显了自己的风范,大气、不抢功、不乱指挥、尊师重道。这账内除了几个上层人士,也还有一些中、低级将领在,其中大多数人在出征前只远远看过李承乾。这么好的机会,此时不刷印象值,更待何时?
    大家正要入座,王珏对李绩笑道:“承乾虽跟我学习过兵法,上战场却是第一次。好在李将军平日也没少教导他,我这个做老师的才不那么担忧他的安危。”停顿一下,又意有所指地说:“我此次随军出征,只提建议,一切都听李将军安排。”
    原本还有人担忧若储君与李将军发生分歧该怎么办,又有一贯爱制造话题的王县伯在,好些人都觉得百家派的加入是强有力的帮助同时也是未知的变数,如今有李承乾和王珏的连番表态,心存担忧的人终于安稳下来。
    有些脑筋灵活的则开始顺着王珏的小算计琢磨,太子和王县伯如此给李将军称面子,又有王县伯弟子和李将军的联姻,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