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无情。急躁而固执,有时候使他断事偏颇,处罚过严。”
这一总结,考诸中国史料,应该说相当准确而深刻。
乾隆时代,宫中仍然生活着许多万里远来的传教士。除了对红毛人的体味有点讨厌外,皇帝对西洋人的诚实、认真、不慕名利十分欣赏。和康熙皇帝一样,他对那些身怀异能的西洋人总是很尊重,教士王致诚回忆说:在给皇帝画像的时候,“天气很热。他(皇帝)发了慈悲,让王致诚脱了帽子坐着作画”。不要以为这是不值一提的细节,因为在通常情况下,“在皇上面前只能跪着或者站着,即使工作也不例外”。
传教士们对皇帝的印象也大抵很好。汪宏达说:“皇上高大英俊,而且和善,又令人肃然起敬。如果说他对臣民很严肃,我认为那不是他的性格所致,那是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幅员广阔的帝国,他无法以其他方式来维持他的统治,尽他的责任。因此大官们在他面前都要发抖。而每次他和我说话都态度和蔼,使我产生一种信任感……他是一个伟大的君主,他亲自过问一切,不管冬夏,天一亮,他就上朝,开始处理政务。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怎么能够做得那么细致……从他的性格来看,他无所不为而且都能成功。他无所畏惧,思路敏捷,能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。”(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