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了一些东西。卫希夷也确是用这些东西坑了荆伯。拿着这些证据,荆伯二子归国,底气既足,也有好些人信任他们。
荆太子这里实在是冤枉,他或者会有“我是下一任国君”的想法,却还没有生出现在就坑死亲爹的念头来。如何肯受此冤枉?况且,他还有话说呢。以为二弟带着侍者,居然能够活下来,而亲爹死了。死无对证,未必不是他们谋害了荆伯,假传遗命。
这种说法,也很有道理的样子。南边的事情,都是你们说的,证据也是你们拿出来。而这个证据,亲子与近侍,想伪造也不难嘛!
双方各执一词,荆太子既知父亲已亡,便在亲信拥簇之下以太子的正式身份,即位为君。
另一面,另外二子也不肯示弱,也在与荆太子不合、且相信荆伯遗命之人的拥戴之下,以其中年长者为君。各自为父亲发丧,而迎回荆伯遗骸的问题,却被双方暂时搁置了。双方互不信任,太子强而二弟弱,出兵,必是太子出力多。然而太子不熟悉蛮地,又需要二弟配合。太子恐二弟谋他精兵,二弟担心太子借机取他们性命。
双方再也谈不拢,也没有立下“先报父仇者为君”这样的约定。
荆国分裂了。
正在分裂中的荆国,正准备内战。逢巢先前提心吊